在古代中國的歷史長河中,周、秦、漢、唐四個朝代,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,譜寫了中華文明最華彩的樂章,為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,並跨越時空影響着現代中國的政治經濟、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。
澳門是一個多元文化和諧並存的城市,不僅存在南歐和葡萄牙建築與文化,更有着一脈相承中國歷史建築,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連綿不斷。除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之外,亦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動場所,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。
四百多年來,澳門作為中西商貿和文化交匯之地,多元的文化共融和獨特城市景觀引起人們的關注。在 19世紀中葉以後,隨着攝影術的發明及日漸普及,一批批記錄澳門城市風貌的歷史照片相繼湧現。 澳門博物館自成立以來,重視收集澳門歷史照片,這些鏡頭下的作品為澳門歷史文化留下了寶貴的瞬間, 展示了澳門19世紀及20世紀的城市風貌。而自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以來,隨着城市的高速發展,澳門的城市面貌也發生了滄海桑田的巨大變化。本次展覽以《舊貌新顏──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歷史圖片展》為題,展出逾120幅新舊照片,以及相關的舊物,當中部分新照片更是經過研究舊照片的歷史原貌後,進行同一地點的拍攝,以作新舊對照。展區分為:“歷史建築”、“生活百態”、“舊日風貌”、“喜慶回歸”、“今日澳門”五個主題,生動展現澳門的城市風景與人文面貌,也藉此向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紀念獻禮。
以海南極具特色的非遺項目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、海南椰雕實物等為代表,輔以黎錦技藝四大工藝的活態展示,以及該省32項國家級非遺圖片集、非遺宣傳片,在澳門博物館營造海南非遺文化空間,講好海南故事。
澳門博物館舉辦“回歸愛的教育--澳門曉明學校歷史珍藏展”,得到一眾校友的支持,匯集了昔日曉明學校的物品,並以“校園遺風”、“教學園地”、“青春印記”及“愛的真諦”為題,介紹昔日曉明學校校舍、設施以及學校的發展歷程,並透過當年的課本、學生筆記、功課簿、勞動作品和藝術作品、各類校園活動的照片、獎狀、畢業證書和紀念品、師生通信等,展示當年勤工儉學的校園風氣,見證校園內外恆久的師生情誼。 透過展覽,再次呈現這所設立於1953年,面向草根家庭,為貧困兒童提供學習園地的學校的校園生活概況,及校友們從未忘懷的情感和回憶。
澳門博物館舉辦“流光歲月──澳門博物館館藏明信片展”,精心挑選一百八十多件館藏明信片及相關物品,展現自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澳門韶華,重現往昔澳門的景致,見證時代的變遷。是次展覽分為“濠情舊韻”及“璀璨今朝”兩大展區:“濠情舊韻”帶領參觀者感受彼時澳門的...
澳門,在二十世紀以前,除澳門半島北端與中國大陸相連外,氹仔和路環皆是四面環海的島嶼。十九世紀中葉以後,澳門逐漸通過填海造地向海面伸延,增加土地資源的同時,深刻地影響着澳門的整體發展。城市的發展也不斷創造新景觀,由於多元文化的交滙融合,澳門的建築也凝聚了中西風格。眾多地標建築見證着城市的發展,成為澳門歷...
絲綢之路上的西夏,建立於公元1038年,版圖位於河西走廊以東一帶,其鼎盛時期疆域範圍橫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全部,甘肅省、青海省、內蒙古自治區以及陝西省等部分地區,有“東盡黃河,西界玉門,南接蕭關,北控大漠”一說;前期曾與北宋、遼鼎立,後期與南宋、金對峙,歷時190年,共經十主。歷史上西夏的疆域所處位...
澳門博物館三層常設展覽館以豐富、深刻的歷史和文化內涵,展示澳門,特別是近數百年來中西文化交匯的歷史,以及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。